第(1/3)页 这回万峰没有沿着大坝走到下游的水电站去,他一个人在大坝上走害怕。 虽然大坝上面能跑卡车,但一个人走总有点心理忐忑。 至于开着车在大坝上走他就更不敢了,往左一看滔滔河水一个眼晕弄不好自己就把车开河里去了。 还是在坝里面把车开到水电站去吧。 水电站就在洼后和山后两个队相接水流最急的那个地段。 经过后期改造在这里制造了一个几米的落差地带,水电站就建在这里。 这个水电站已经建成很多年了,主要是满足将威民用和工业没什么联系。 可以说在前些年民用电还不够用的时候,这个水电站为将威的民用电是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但是随着将威的民居发展的越来越多,这个水电站也有点不堪重负。 不过这两年国电也基本够用了,基本不怎么再停电了,这个水电站的用处貌似也就没有原来大了。 现在因为河里涨水,水电站的发电机组已经停止,那条泄洪通道已经打开,奔腾的水就贴着水电站沿着泄洪道奔腾而下。 万峰到这里的时候,诸平等人正站在岸边对着河水比比划划。 万峰听他们的意思有点心累。 他们在商量着再过两年这个水电站没什么用了就拆除,利用这里的落差玩一个人造瀑布,当旅游景点用。 对他们这个奇葩的构想万峰没有发表任何评论。 看到万峰来了,一行人离开水电站继续顺流而下,走过老道口的大桥最后走到和大埔村交界的鸭湾。 鸭湾的那两道铁闸门已经闸死了,门外的水和门内形成了近两米的落差。 闸门内风平浪静,闸门外波涛汹涌。 万峰的心也平静了不少,通过今天下午这一圈的走动,他相信今年夏天哪怕因纳河再起波澜,将威就是发生水患也不会有什么致命的后果。 因纳河的水患不足为据,但是松花江和嫩江能不能完全的割除水患万峰就不清楚了。 他觉得应该提早做为将要发生水灾的灾区做一些准备。 长江区域离这里太远,但是龙江离这里还算近门一些的。 一旦发生水灾,受灾人民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吃住喝的问题。 钱对这个群体是没什么卵用的东西,既不能吃又不能喝也不能当床铺用,就是买东西都没地儿买去。 就算是大坝固若金汤,但是必须的后手还是要准备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