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 将来没打算修手机-《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2/3)页

    南湾技校毕业的学员无论是美容美发还是服装裁剪,只要拿到技校的结业证书,出去单独开门营业都不成问题。

    可这一类学员不是万峰的南湾集团需要的,南湾集团需要的是和机械加工有关的人才。

    这一类的学业就比较长了,通常都是六七个月。

    今年技校的机械方面的人员有二百三十多人,在他们结业后万峰全部录取,然后全塞给了关海。

    短短几天,关海就成了一个手下有六百多人的领导了。

    万峰给你场地给你单独成立一个部门让你领导这么多人,可不是让你玩的,你的给我拿出成绩。

    关海自然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的,他把自己的部门的人分成了设计和制造两个单位。

    设计部门的专门从事设计,制造部门的专门从事制造。

    在新部门成立后没几天,就给万峰打造出了一条全自动的飞跃摩托生产线。

    这条线他们已经设计研究了很长时间了,也有两三个月了,在搬到原来的服装厂院子前,这条线已经打造了一段时间了。

    否则给他四个肺吹气,他也不可能报道新地方几天就把这条线吹出来。

    说是全自动其实有点夸大了,也是需要人的,但不多,十多个人而已,主要是照看各种终端显示的。

    这条全自动线除了能节省出几十个人工外,它另一个最大的优点是提高产量,当初设计十五万台的生产线在改成数据控住的全自动线后凭空能多生产出两万台左右。

    你看,科技这东西是多么的有魔力,参与的人数减少了但是产能还增加了。

    就凭这一点,关海部门拿个科研二等奖当之无愧呀。

    手下的人多了,干事儿的人也就多了,生产线部门在把这条摩托车线交付后,同时开始设计两条线并同时开始打造三条线。

    争取到年底设计出全自动的皮卡线和翻斗车线。

    同时打造的三条线是一条摩托车线,两条卡车的半自动线。

    经过这一番腾挪之后,万峰再次在南湾厂走动的时候,竟然感觉到冷清了许多。

    大车部门和关海部门挪走之后,厂子的人少了三分之一不冷清才怪。

    而再次站在老厂的大门口看不到峰凤服装厂的大牌子,似乎也很不适应。

    万峰正站在大门口惆怅的时候,顾红忠不知从什么地方匆匆跑来了。

    八月份的时候,他说再有一个月就能把移动电话搞出来,现在好像都快两个月了。

    也不知他搞出来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