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万峰只开了一千元一吨的价钱。 多少他还是要赚一点的,养了那么多人花销也是很多的。 这些钢材如果有需要的他开一万一吨都是友情价。 王江唐三人这些天在基地也目睹了这些钢材到岸后的散货价,因此对万峰开出的价格大为惊讶。 “就这么少吗?” “这些钢材我只是加了一点点人工花销钱,就当是为国防做贡献了,你们如果认为价钱低了,上报的时候你们可以自己加一些,我不说保证没人知道。”万峰半开玩笑地说。 王江唐三人吓了一跳,连连摆手:“胡闹!这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吗,这个坚决不行。” 八十年代的人说好听叫淳朴,不好听就是傻。 这三个人不用多加,那怕一吨钢材就加一百元这些钢材也是他们一辈子靠工资津贴也赚不出来的。 “万峰同志,你的高风亮节国家和军队会铭记的。” 切,又拿嘴忽悠人了,你们要是给我发了一吨多重的金质…那怕铜质奖章也比这些空口白话强。 “我估计不超过三天第一批钢材就能到货,这边你们检验完毕后要怎么运输就得你们自己拿主意了。” “在你过江去的这些天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暂时先存放在黑禾军分区。” 这就和万峰没有关系,货只要靠岸余下的一切就是军方的人负责了。 万峰回到基地的第三天,第一批来自阿木尔钢铁厂二三厂的十余种五百吨钢材到岸卸货。 看着这些上岸的钢材万峰也是心疼,五百吨呀,他就是开一万一吨就是五百万的利润,现在只剩下三十五万了。 第一批货钢材经过王江唐组织的技术人员检查完全符合他们的质量要求。 “万峰同志,这次真的谢谢你了,有了这样的钢材,我们的水柜水平和世界顶尖水平一下子就能拉近十几年。” “王同志,我记得苏联的潜艇钢材好像也不是太先进呀,若是先进它们也不至于用钛合金造潜艇了。” 苏联正因为自己的钢材还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曾经用钛合金造过核潜艇,质量是过关了但是造价昂贵的不要不要的,最后也没造几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