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了这套设备万峰就不愁录音带了,就算他不卖盗版起码卖录音机时随机赠送的音带问题就解决了。 不过他能不卖吗? 录音带可是利润很大的东西,在国家对音像制品没有什么具体法规的时候,不卖才是傻瓜呢。 张石阡卖机器的两万元万峰直接作为张石阡的购车款转给了机械厂。 在张石阡装车的时候,东丹轮胎厂送轮胎的车在机械厂的门口停了下来,魏春光从驾驶室里跳出来让万峰和张海都非常的意外。 张海站起来和魏春光握手。 “魏长厂,你怎么也跟着来了?” “这是你们要是新式轮胎,我觉得我得跟着来看看,看看你们又鼓捣出是东西了?” 这些轮胎就是为三轮车订制的轮胎。 “我还听我们的司机说你们这里成立了一个集市,我来考察一下我们可不可以在这里设个点卖轮胎。” 魏春光的一席话仿佛一道划过夜空的流星,让万峰的心里刷地亮了一下。 这是不不错的建议呀! 机械厂既然立志造车就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现在只生产简单的四轮子和三轮子自己还能对付,将来若是上低速汽车就需要配套厂家了。 如果全省乃至全国的工厂要是都在洼后集市摆摊设点,它们卖了东西取得了利润,而机械厂生产的成本也会大大的降低,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经营方式呀。 就算将来洼后不能成为义务西柳那样的综合市场,也完全能成为机械市场。 这个主意不错。 “魏厂长,我觉得你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这里生产拖拉机和三轮车,是轮胎就有磨损的那一天,到时候说不定就有外地的厂商来提轮胎,这对你们来说也是扩大市场的好方法。” “你们这市场里有厂家摆摊设点吗?” “有,不过仅仅局限于负责鞋帽这方面的,和机械有关的还没有。” “带我进去看看。” 万峰和张海就陪着魏春光进了集市。 魏春光一个门市一个门市地走过,有时还会进去看看,从专营服装鞋帽的一区转悠到了经营其它项目的二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