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来我们得分两帮人加工了,幸亏我们人多,否则现在还真抓瞎。”万峰建议。 “发工资的时候就觉得人多了,现在才发现人多还是有好处的。”张海也揶揄了一句。 孤山机械厂黄了后,几乎所有员工都被划拉到这里了,那也是百十号人呢,一个月工资钱就两千多,现在该是他们发挥潜力的时候了。 “我马上安排肖德祥布置生产任务。” 机械厂开始满负荷的工作了,张海也忙活的焦头烂额了。 大棚果园子鱼塘都是他该操心的,他忙活一点也是应该的。 在其它的人也忙活的脚打脑后勺的时候,万峰也在忙着,他当然也要忙。 不过他在忙着吃饭,忙的一头大汗。 吃完了饭就忙着溜达,不是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吗。 从家里出来走到胶鞋厂时,意外地发现胶鞋厂门口竟然聚集了比平时多好几倍的人,怕是有三四十人了。 有这么多鞋贩子来拿鞋卖吗? 到了跟前一问,才知道这些人不是鞋贩子而是周围村子来买鞋穿的,以年轻人居多。 洼后胶鞋厂生产的飞马运动鞋已经开始成为流行时尚,不管是结婚的还是没结婚的脚上若是没有一款飞马胶鞋都不好意思出门。 但是集市上卖鞋的人还不多,有时候就卖脱销了,或者是找不到合适的鞋号,这些人在知道胶鞋是勇士公社洼后生产的后,就跑这里来买了。 起码各个样式各种号码齐全。 因此这里弄得像集市一样。 万峰突然觉得洼后这里可以开一个集市了。 十几年后,集市遍地都是,几乎每个大队…那时已经不叫大队改叫村了,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集市。 不过万峰觉得现在洼后就可以开一个集市,他们有服装厂胶鞋厂,还有鱼塘大棚,将来还有养鸡场,本身这些商品就需要交易,跑到外面交易哪里如在家门口交易方便。 慢慢发展,说不定将来就能发展成义乌和西柳那样的大集市。 谁说洼后就不能形成一个全国有名的大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