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和我两个。” “不怕,我的脑子里没有怕这个字。” “这就行,明天早晨你在洼前队部或者这里等拖拉机,穿件长袖的衣服。” 万峰回家做准备,把要去渤海办得事情列了一个清单。 第二天早晨六点半,万峰就来到了栾凤家。 栾凤的脸上没有多少笑容,似乎真的在担心万峰领个城市娘们回来。 “你有点笑模样好不?整的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架势。” “凤儿担心你…” “你闭嘴,你现在良心大大地坏了,你看看人家郝青。” 郝青正在对张闲嘘寒问暖,出门别饿着,别困着,别冻着。 女人废话就是多,现在才九月中旬冻着个屁。 拖拉机终于来了,张海也坐在车斗里,他主要是到派出所给万峰和张闲开介绍信,若是万峰和张闲自己去开可能会耽误很多时间。 张海去开果然没费多大时间,短短几分钟就把介绍信开了出来,然后他就留在公社听取公社领导的指示。 拖拉机到向阳桥的时候万峰和张闲下车,这里离客运站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如果坐到县医院反而离客运站更远。 这里这是红崖县的城边了,由客运站再往西二里地就是前窑。 后期红崖县扩建客运站搬到了西南方向的曙光村,离这里超过五里地。 万峰空着手,张闲背着个兜子,两个人晃荡进了客运站。 昨天万峰就打听好了,从红崖开外渤海的客车一共有四趟,分别是早班五点半,二班六点半,三班八点,四班八点半。 现在已经超过八点,前三班车已经发车了,他们只能做第四班。 从红崖到渤海二百八十公里,单人票价两块五,要做近五个小时的车。 万峰买好了车票,到点后上了客车。 客车是那种最老式的小窗客车,外面的颜色红白相间,后面有一个弧形的圆屁股,非常的难看。 在很多八十年代以前的电影里经常能看到这种客车出镜。 难看还是次要,主要是这种车速度非常的慢,最高时速六十公里,其实也就能跑五十左右,都没有后世的某些变态电动车跑得快。 后世有些电动车可是能跑出超过六十公里的时速。 车上的人并不多,毕竟那时除了公干的人寻常百姓哪有时间和经济坐车玩儿。 万峰和张闲分别选择了一个靠窗的座位,接下来就漫长的坐车时间,起先两人还兴致勃勃地看风景扯闲篇,到最后都哈欠连天地靠着靠背睡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