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八零年八月三十一日。 今天是个阴天,天气预报说今天午后有小到中雨。 送砖的拖拉机上可是坐了不少人,拖拉机翅膀上坐着装卸工袁文和会计,万峰和张海脸向后坐在拖斗上聊天。 “外甥,这养鱼可是你提出来了,怎么昨晚我看你兴趣不高?” “一年就能剩四五千块钱你让我兴趣怎么高?” “啥!四五千你还嫌少?” “呵呵,这要是给一个人不少了,但是整个洼后人一分也不过就三四十,有什么意思?” “我们去年年景好一个人一年才拉了三十多块,单这一项就有这么多了你还嫌少?” 你不嫌少不证明我也不嫌少,夏虫不可语冰,这事儿根本扯不清。 “暂时养着可也行,虽然钱分得不多但可以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将来鱼价贵的时候就可观了。” 其实这也就是句安慰话,鱼价什么时候能起来万峰还是心中有数的,到了八六年像海里的青皮子、风了板、小黄花也不过才二毛五到三毛,河里的养殖鱼也高不到哪里去。 这也是万峰在知道了鱼的产量后失去兴趣的原因,原以为一亩池塘一年能出好几万斤鱼呢,想不到才三四千斤。 “对了,张海舅,等你大队办事儿的时候,到大队广播站给我要台破旧的留声机。”万峰不想再谈养鱼的事儿。 “你要那玩意干啥?” “当然有用了,没用我要那玩意干啥。” 张海想了想:“就怕大队不给呀。” “我要的又不是新的,要破旧的他们为什么不给?他们留着那些破烂也是没用。” “公家的东西你看在那里扔着烂着没事儿,但是没有了就是事儿了。” 张海说得没错,是这么回事儿。 “那你就说小队要办个广播室,大队一定能给。” “等我看看吧。” 上午八点,拖拉机到了县医院,在万峰要求的地点路边停下。 夏秋隆两口子已经等在这里。 万峰下车把挎包里的货交给夏秋隆两口子。 今天他带来的全是裤子,一共六十条。 “嫂子,六十条,今天是我最后一次送货了,明天我就开学了,再来就得等礼拜天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