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改开初期,创业最多的就是服装行业了,而最初能出口创汇甚至创汇较多的也是这个行业。 因此这个行业最低有十几年的兴旺期,从八五年开始渤海市就有几十家服装厂上马,属于渤海各县市区的吃商品粮家的女孩子大部分都被这些服装厂招去了,后期渤海市还开办过服装节。 万峰把这个行业当成自己挖掘第一桶金的基石,自然要好好为它的发展描绘蓝图。 先期只要服装能保证引领样式的潮流那就没有生存不下去的可能,在八五年以前只要能保证这个势头他就不愁挖不到第一桶金。 而样式恰恰是他最大的优势,他脑子里上一世就算没故意去记那些曾经流行过的样式,随便回忆一点就够他挥霍的了。 眼看冬天就要来了,他画的服装自然是秋冬季的样式。 但画着画着万峰就停下了手中的笔。 再过几天就到了穿毛衣的季节了,这时人们身上穿的毛衣都是手工织出来的,根本不可能供应市场。 如果能买到编织机是不是就可以供应市场了? 记得好像有个熊猫牌的编织机,好像是楠京产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进入市场? 这个念头是突然冒出来的,在万峰的脑子里停留了几分钟后被万峰无情地抹去。 就算是能买到,到哪里去买那么多的线? 到商店里去买?那得多高的造价呀?明年再说吧。 一点钟,那三个带机加盟的妇女上班了。 栾凤和江敏也正好醒来。 “这是两件你姐村子两个今冬要出嫁的姑娘做的嫁衣,就按照你姐那个样式做,要大红色,这是她们的尺寸和钱,用好布料给人家好好做。” 万峰把尺寸和钱扔给栾凤。 “我姐没说她的衣服好不好看。”说完栾凤就嗤嗤的笑。 “好看,你姐说了等回来非打死你不可!” 栾凤终于哈哈大笑:“那是让她专门穿给我姐夫看的,又不是给别人看的,她打我干什么。” 万峰估计栾凤就是整蛊她姐,一点都没冤枉她。 她现在一撅屁股万峰就敢判断出她能拉出什么颜色的粑粑来。 笑够了,栾凤进里屋拎出一个衣服架,衣服架上有一件灰色的西服。 “这件衣服我和敏姐做好了,你看看怎么样?我们可是研究好几天了。” 万峰接过衣服架,前后左右地端详了半天。 西服看着板板整整的,很像那么回事儿。 万峰以为她们能鼓捣出来就不错了,没想到做得还不错。 虽然从外表看做工还是不错的,只是不知道过水以后会不会起泡,那时可是没有干洗的。 “暂时看着还不错,只是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气泡出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