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议画样,说民风。-《庶女悠闲起居录》
第(2/3)页
李玉情心里默默吐槽,这朝代的人们接受能力可真强,还惯会寻刺激,想来是国家安稳太平久了,娱乐有些跟不上。
像是这青螺镇上,虽是小小的一个镇,书肆录着各地新奇见闻的小册子却卖的极为火热。
人们无聊想要八卦的心,从最新的报册一到,百姓疯抢的行为中可见一般。
话本也非常受欢迎,各类的题材都有百姓喜欢。写手文采稍好,话本更是被卖的脱销,书肆门槛都要被狂热的书迷们磨平。
一些富户和达官贵人们甚至会打赏写手,催促连载新章,更有甚者还会邀写手来家中宴饮,一齐交流话本中的人物。
翟朝的百姓,大多都是识字的。本朝注重教化,朝廷在各地都设有识字堂,专教普通百姓识字通文,还普及一些简单的律法。
入堂的费用不高,孩子七八岁时送去,三年就可结业。出来就能看账记账,会读会写,签文书合约也不会被人诓骗。对于百姓来说,这极为合算,就是那些家境不好的人家,也愿意送孩子去。
况且送去还有两个好处。堂内设有补贴,若成绩优异,就可得到。如果学生习文十分有天赋,堂主会推荐他到学府,那里的学员才是有资格参加科考的。
可以说,识字堂是平民百姓想要跃入贵族阶层的纽带,不是唯一的,确是最有希望的。
----
杨嬷嬷把画稿收了起来,谁也不准碰,一个人轻手轻脚的,用了块贵重的红绒镶金丝布料包着。
在她看来,这已经不是一堆纸了,而是闪光的银子。
李玉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