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些凝聚着无数匠人智慧的先进战舰,无人修缮,无人问津,只能在潮起潮落中缓慢锈蚀,龙骨断裂的声响如同巨兽临终的悲鸣。 而更致命的打击来自朝堂深处。刘大夏以“恐遗祸后世”为由,将郑和船队数十年积累的航海图、针路簿、潮汐表等珍贵资料或藏匿或焚毁。 这些记录着从马六甲到东非海岸的详细水文、暗礁分布、季风规律的秘册,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大明数代航海者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就此失传。 与此同时,朝廷严令禁止建造双桅以上大船,拆除民间海船,沿海卫所转为防御倭寇的单薄防线。 曾经震慑四海的大明水师,从一支能远征非洲、威压南洋的远洋劲旅,沦为蜷缩在近海的孱弱船队。 官兵缺员严重,战船陈旧不堪,连日常巡逻都难以维系!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文臣缙绅想要的,不只是让大明水师烂掉,而是一直烂掉! 他们在六部安插亲信,将海禁条款写进祖训般严苛的律法,凡有官员提议修缮战船、重启海运,必被扣上“违逆祖制”、“动摇国本”的罪名。 沿海卫所的军费逐年削减,新造船只的规格被死死限定,即便有零星修补,也不过是用朽木替换烂板,让水师在苟延残喘中愈发羸弱。 每当有人试图冲破禁锢,江南缙绅便群起而攻之。 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请开月港,奏章刚入朝堂,便遭数十位言官弹劾,称其“勾结海商,图谋不轨”;崇祯朝有将领提议打造新式战舰抵御倭寇,却被御史台以“劳民伤财”为由驳回,最终郁郁而终。 这些文臣缙绅深谙“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他们编织起庞大的利益网络,让任何重建水师、开海通商的提议,都在奏折堆积的案头、言官弹劾的唾沫中胎死腹中。 大明水师如同被缚住手脚的困兽,在他们的算计下,只能在腐朽衰败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这就是历史上大明水师从巅峰无敌到坠入深渊的真正原因! 当葡萄牙殖民者的坚船利炮出现在南洋,当倭寇的战船在沿海肆意劫掠,大明这才惊觉,曾经触手可及的制海权早已拱手他人,而曾经的海上霸主,竟沦落到连本土海岸线都难以保全的凄惨境地。 既然士绅缙绅敢这样做,那他们以后同样也敢。 所以朱高炽决定得好好警示一下朱雄英,这位日后的大明皇帝。 第(3/3)页